1. 《過零丁洋》 (宋)文天祥
2. 《游山西村》 (宋)陸游
3. 《書憤》 (宋)陸游
4. 《錢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5. 《登高》 (唐)杜甫
6.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7. 《歸園田居》 (晉)陶淵明
8. 《月夜》 (唐) 杜甫
9.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10.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11. 《使至塞上》 (唐) 王維
12. 《過故人莊》 (唐) 孟浩然
13. 《旅夜書懷》 (唐) 杜甫
14. 《望岳》(唐) 杜甫
15. 《春夜喜雨》(唐)杜甫
16. 《石灰吟》 (明) 于謙
17.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唐) 孟浩然
18. 《山居秋瞑》 (唐) 王維
19. 《送友人》 (唐) 李白
20. 《登岳陽樓》(唐) 杜甫
21. 《黃鶴樓》 (唐) 崔顥
22. 《滕王閣》 (唐) 王勃
23. 《從軍行》 (唐) 楊炯
24.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 白居易
25.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26.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李益
2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28. 《過故人莊》 (唐) 孟浩然
29. 《山中送別》 (唐) 王維
30. 《題破山寺后禪院》 (唐)常建
31.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
32.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33. 《登幽州臺歌》(唐)陳子昂
34. 《使至塞上》(唐)王維
35. 《春望》(唐)杜甫
36. 《赤壁》(唐)杜牧
37. 《相思》(唐)王維
38. 《秋思》(唐)張籍
39. 《冬夜讀書示子聿》(宋)陸游
40. 《偶成》(宋)朱熹
41. 《泊秦淮》(唐)杜牧
42. 《江南逢李龜年》(唐)杜甫
43. 《烏衣巷》(唐)劉禹錫
44. 《雪梅》(宋)盧鉞
45. 《逢入京使》(唐)岑參
46.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47. 《秋詞》(唐)劉禹錫
48. 《春夜洛陽聞笛》(唐)李白
49. 《己亥雜詩》(清)龔自珍
50. 《竹里館》(唐)王維
1.過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3.書憤 (宋)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4.錢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5.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6.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7.歸園田居 (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8.月夜 (唐) 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鬢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9.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0.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1.使至塞上 (唐)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12.過故人莊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2. 旅夜書懷 (唐)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13. 望岳(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4.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16.石灰吟 (明) 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17.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18.山居秋瞑 (唐)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19. 送友人 (唐)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日落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20.登岳陽樓(唐)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21.黃鶴樓 (唐)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上愁。
22. 滕王閣 (唐)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23. 從軍行 (唐)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24.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25.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26.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2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8. 《過故人莊》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29. 《山中送別》 (唐)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30. 《題破山寺后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31.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32.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3. 《登幽州臺歌》(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34. 《使至塞上》(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35. 《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36. 《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37. 《相思》(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38. 《秋思》(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39. 《冬夜讀書示子聿》(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40. 《偶成》(宋)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41. 《泊秦淮》(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42. 《江南逢李龜年》(唐)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43. 《烏衣巷》(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44. 《雪梅》(宋)盧鉞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45. 《逢入京使》(唐)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46.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47. 《秋詞》(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48. 《春夜洛陽聞笛》(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49.《己亥雜詩》(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50.《竹里館》(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