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愷豐進入培文學校已經一個學期了。自愷豐入校以來,我和孩子媽媽明顯感覺到了孩子的變化。進學校沒多久,孩子回家跟媽媽說:幸虧進了培文,不然我就廢了!因為什么呢?因為北大培文的“三清”。
嚴是愛、松是害!愷豐在705班,家長和孩子們都感受到705班的老師們特別用心,特別負責任。老師們對每一個孩子都很“較真”,只要任務沒完成,每一個老師都會死磕到底。能做到這一點,能持之以恒地做到這一點,尤其每個老師都能持之以恒地做到這一點,太難能可貴了!古今中外,但凡成功者,無一例外都是極其自律的人,大多數普通成人都做不到管好自己,何況未成年孩子。故“他律”是非常必要的,“三清”正是這樣一套好方法。好在理念,貴在執行,難在堅持不懈的“較真”!
愷豐在小升初過程中歷經波折,對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孩子十分珍惜。事實證明,走進培文學校是他最好的“遇見”!孩子開始有了目標,對自己有了要求。愷豐立志要通過努力學習,到大城市去,給自己訂了“每天都要進步一點點”的日目標,從孩子的暮省中能看到,平日自己思想松懈的時候,自己能覺察,有總結有反思,我相信這是一個好的開始。這學期,愷豐的英語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這是老師們對他嚴格要求和孩子對照目標自身努力的結果?,F階段孩子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只要目標清晰,學習態度端正,學習方法不斷優化,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在校期間,學校將孩子們每一天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科學合理,家長們省心也很放心;周末回家后,愷豐在不用家長監督的情況下基本都能自主完成家庭作業,雖然孩子在作息時間上對自己要求有所放松,但在老師的嚴格要求下,總體上還是有很大進步的。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孩子漸漸懂得了關心父母,我們一起出去吃飯,愷豐會主動給爸爸媽媽倒茶,節假日會給父母用心地制作貼心的小禮物,每次上學前能做到將自己房間的垃圾清理干凈并送到樓下垃圾箱里去,平日外出在公共場所從不亂扔垃圾,這些好習慣的養成,說明培文的“德育教育”是很成功的。在普遍焦慮和功利的當今社會大環境下,注重素質教育是非常好的。成績很重要,但學會“做人”更重要。從孩子身上細微的變化,能真切地感受到老師們在德育教育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705班的老師們對孩子們的用心,也讓我們有深刻的體會,無論孩子成績好還是不好,每個老師都能盡心盡力,不拋棄,不放棄,不讓班上任何一個人掉隊!老師經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為孩子補課糾錯,付出成倍甚至數倍的時間和精力去輔導,循循善誘,和善而堅定,為了孩子的成長經常忙到深夜,孜孜不倦。這是大愛,更是培文孩子們的福氣。
感恩培文,感恩705班全體老師!
祝愿培文越辦越好,培文學子們在不久的將來都能學有所成,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