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下午,北大培文佛山學校之培文博雅大講堂第五講《孩子,我能陪你做什么》在美的鷺湖營銷中心如約舉行?!缎掳嘀魅巍贩饷嫒宋?,全國班主任成長研究會核心成員、家校共育課題組負責人,《德育報》重點推介明星班主任,南海區中小學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劉習洪(網絡ID“阿?!保├蠋煋V主講,50多位家長朋友蒞臨現場參聽了劉老師的精彩分享。
講座,劉老師從陪伴講起:
01
陪伴,也需要示范
本次講座,劉老師從今年中央臺春節聯歡晚會語言類節目《占位子》說起,告訴我們孩子的教育不僅僅在于學校培養,更多在于家庭氛圍的營造。
如何營造溫暖的家庭氛圍呢?劉老師說:“家庭教育大于學校教育,童年教育大于成年教育,親子關系大于親子教育,夫妻關系大于親子關系,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彼?,只有夫妻關系融洽的家庭,才可能營造出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而作為丈夫,一定要把妻子放在第一位,尊重妻子、關愛妻子。融洽的夫妻關系才是最美的家庭關系,妻子得到陪伴后,她會非常滿足和幸福,她會將這種幸福傳遞給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她的幸福感將會給整個家庭帶來輕松、愉悅和溫暖,這樣親子教育也就變得簡單而自然了。
劉老師的觀點,讓人耳目一新,給人啟迪。尤其是做丈夫的,一定多聽聽,多想想,琢磨琢磨是不是這個理。
02
參與,讓教育生活更美好
劉老師說孩子的教育貴在家校合力,所以一定要積極做好家校溝通,響應學校組織的共育活動,參與到孩子的成長教育中來。切忌有這樣的思維——孩子交到了學校里,管教就都是老師的事情了。劉老師講起他的帶班經歷,特別提到帶了六年的“611”班是如何在教育界引起極大影響的,例如組織班級家委會,號召家長參與班刊制作、班級活動組織、親子共讀共寫等,和家長一起做研學旅行活動,譬如”重走紅軍路“、“探秘民風風俗”等研學旅行活動。家長在不斷參與中,親子關系更和諧了,孩子的綜合能力更突出了。多年過去了,學生們依然和劉老師一直保持著溫暖的互動,劉老師的一本家教專著《我們這樣做家長》(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寫的就是他和同學、家長一起參與的教育故事,在全國都有很好的反響。參與孩子的學校教育生活,讓教育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03
給孩子真正有效的陪伴
什么是有效的陪伴,如何做到真正有效的陪伴?我們都從孩提時代走過來,也度過了或長或短的學校生活,讓我們如今還能記憶猶新的往往不是做過的那些習題,而是生活中與家人、同學和老師相處的片段,而這些片段中往往離不開各種生活的體驗和活動的組織,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的一樣——“生活即教育,教育亦生活?!?/p>
而我們給孩子真正有效的陪伴往往留存于點滴生活之中,我們陪著孩子一起跑跑步,賞賞花,劃劃船,游游泳,時而一起在山邊打個滾,時而一起到溪邊釣一場魚,時而一起讀一本書,時而一起說出自己最心底的話兒……也許這才是真正有效的陪伴,因為陪伴二字的真正要義就是傾聽孩子的心聲、踏著孩子的節奏,與他們做著一樣的事兒,唯有如此才能做到身心合一、情感共振,才能達到親子共融的最佳狀態。
明白了這些道理后,我們大約也就學會了該如何給孩子最有效的陪伴了,以愛之心,用己之誠,陪伴孩子,溫暖孩子,讓孩子陽光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