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最新消息滾動在各大新聞版面,一批批逆行者穿梭于生死之間,他們全副武裝,向前搏斗。當我們把視線投向這場戰斗的大后方,“全新上線”的教育工作者們也在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武裝”著社會未來的“奮斗者們”。在北大培文佛山實驗學校,有這樣一位老師,用與嬌小身量極成反比的深厚內涵為一年級的孩子們上好每一堂語文課,用語文魅力默默滋養每一個孩子的心田。
譚配勤,畢業于中山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小學語文二級教師,畢業后一直在學校從事教學工作,長期擔任班主任和語文備課組長的工作,是學校的骨干教師,特別是在小學低段的語文教學中,有豐富的經驗。
她曾在南海區一所學校中工作多年,在校參與區一級評審工作中,以學科代表上課獲得區教育局領導的一致好評;在校工作期間,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曾指導學生參加全國新課標作文大賽獲得全國優秀指導教師一等獎;在中國中小學教育學會中發表的論文獲得一等獎。
在疫情面前停課不停學,學?;I備線上直播授課刻不容緩。作為一個習慣了在三尺講臺上默默耕耘的教師,她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成為網絡上的“女主播”,走上云課堂,隔著屏幕給身處各地的孩子們來一場云端的美麗“約會”。
精雕玉琢方為器
接到線上授課這個通知,她的心情五味雜陳、忐忑不安,她怕自己不會直播操作,怕自己的課上不好,怕學生和家長不喜歡......可是怕沒有用,只有面對才是最好的辦法。正如樊校所言:凡事可學而至。沒錯,凡事可學而至,只要去學,還有什么事情會學不好呢?
接到線上授課這個通知,她的心情五味雜陳、忐忑不安,她怕自己不會直播操作,怕自己的課上不好,怕學生和家長不喜歡......可是怕沒有用,只有面對才是最好的辦法。正如樊校所言:凡事可學而至。沒錯,凡事可學而至,只要去學,還有什么事情會學不好呢?配勤老師就這樣馬不停蹄地忙了起來,微信群的消息提示框閃動著云課堂的操作方法,打開電腦,她緊跟著技術人員的每一個操作,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益于課堂開展的方法。遇到不懂的就問,遇到不會的就練,碰到別人提出的好主意,她如獲至寶,牢牢記下。為了更熟練課堂操作,她請同事協助自己,一遍一遍地摸索,只為到了真正上課的那天能夠得心應手。
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更是近四十位學生的老師。為了擠出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教學中,她吃飯也跟囫圇吞棗似的,有時睡覺想到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會馬上爬起來,用筆記下,生怕睡醒一覺又忘了。白天跟著學習直播操作,晚上就去忙備課。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備好一節直播課,花的時間是平時線下上課的不知多少倍。每次備課時,她都會想:當我講這一個部分時,學生會有什么反應?學生上課的畫面就像電影一樣出現在她的腦海,她把這些畫面融入自己的備課中,只為了能夠更好地切合實際課堂,真正做到不只備教材,更要備學生。
要想上好直播課,除了做到備好課,還要落實到課堂上。為此,她去直播平臺學習別人的經驗,學習別人的好方法,之后又找同科組的老師幫忙磨課。磨完課,針對問題,又去修改教案和課件。就這樣一次一次,不厭其煩地修改教案和課件,直到感覺滿意為止,她才會心一笑。每當夜深人靜,她就在一遍一遍地查找資料,一遍一遍地修改教案、課件,這樣無數個一遍一遍,才換來直播課上的順利開講。
千錘百煉始成剛
線上授課終于要面向家長,面向學生了。第一天上課,希望與失望并存。上課前設計好的互動環節與“臺詞”,由于緊張和對平臺的陌生,在上課時全然忘記,課堂效果大打折扣。上完課,一種深深的失落感油然而生。怎樣改變這種狀態呢?她不斷回看第一次上課的錄制視頻,不斷反思,發現問題。反思完后,她又去修改自己下一次上課的教案與課件。
有了上一次的經驗,第二次上課的她不再那么緊張,更多的是從容淡定。她總是不停地尋找契機與學生互動,雖然不能與每個學生面對面交流,可是她用自己一慣親切的語言,溫暖的笑容去感染學生。
為了樹立學生的信心,激發學生的興趣,她細致入微地教學生操作,給學生鼓勵與展示的機會,極大調動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一節課下來,她找回了平時線下上課的感覺,她說,精講-多練-互動,這樣的課堂才會活起來。
讓我干葉的事業吧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span>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葉的事業。她,就是這樣一個平凡但又不平庸的老師;她,就是這樣一個默默無聞,卻在埋頭努力的老師。她好學、謙卑、探索、反思,干著“葉的事業”,終將在北大培文這片教育沃土上把“花兒”培育得更好更紅,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