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直播小白到成長為游刃有余操縱直播課堂的老師,背后付出的是常人看不到的汗水。隔行如隔山,很多人只看到短短一節線上教學課,卻看不見老師在課后為打磨好每一節課、為兼顧到每一位學生付出的時間與精力。
畢業于大學本科歷史學專業,高級中學教師資格。曾獲湛江一中培才學?!皟炐阈M廨o導員”稱號。秉持“責任以行、能力為重、創新是魂”的育人理念,讓學生從原點開始不斷生成、發展。使學生用歷史學獨特視角去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提高學生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形成考量社會正確而深沉的價值觀。
她將以“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作為教學路上的指向標。
認真推送課程資源,幫助學生有效預習,讓學生用最快的時間、最便捷的方法進入良性的學習狀態。
1.電子教材文本及解讀材料
2.幫助孩子學習本教材的音像資料
3.教學小視頻(尋找或者自制)
4.學案(特別突出課前嘗試題、思考題,課上訓練題、鞏固題、拓展題、日清題)
重點是音像資料的推送和知識點教學微視頻的檢索與錄制,應該是可以給到孩子隨時、隨地、不限次數查閱的資源。何老師考慮的課程資源也以視頻為主,提前一天分享在微信群,容易觀看。學生提交后,抽查學生的筆記,檢查學生的作業,并及時線上批改反饋。在自學視頻的挑選上何老師搜集了多個版本,不斷試看、對比,最終采用陽光教育集團線上教學輔助工具清單里面推薦的分之道課程。分之道的課程涵蓋各科課本知識點、重點、難點,為10分鐘左右,形式為動漫小視頻,更適合學生自學。
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整合課程標準,做到“印象為王”。
何老師總是提前進入課堂,做好課堂紀律要求,學生課前預習,思維及思維導圖都做都很好。在課上充分利用小組學習、勛章鼓勵等形式,讓線上課堂更有趣味,將學生吸引到課堂前來。點到回答的同學積極發言,何老師也會給予及時點評和鼓勵。
以七年級下冊歷史第3課《盛唐氣象》為例,歷史是一個民族的共同記憶,而文物還原其真貌,傳承其文明,留住其根脈,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實物見證。
因此在思考備課時,何老師希望通過創設情境,用虛擬實物將盛唐氣象表現出來。在課件的處理上她以博物館“盛唐主題展”參觀的形式開展,為學生講解展區內一個又一個的文物,依次通過展區一、展區二、展區三、展區四,從【繁榮——經濟】、【開明——民族】、【開放——社會】、【多彩——文化】四個展區進行盛唐一游,這樣更易于理清本課各子目聯系,有利于學生加深記憶,掌握多而零碎的知識點,形成自己的歷史常識。
讓學生掌握整合學習的方法,設置開放作業,融會貫通。
依舊以《盛唐氣象》一課為例,這節課知識點趣味性較強,所以何老師沒有像以往課時布置習題作業(日清A\B卷)分層訓練,而是結合教學知識點布置了一份活動作業,學生參與熱情高漲。
活動作業:如果有一位考古學家想穿越到盛唐時期,同學們猜一猜若是能夠成功穿越到長安,他可能會看到什么情景?參與什么娛樂活動?可能會帶回來什么東西呢?請同學們為這位考古學家設計一份“到盛唐一游”的娛樂計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