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培文佛山實驗學校始終把教師的專業發展作為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教師專業成長,致力于打造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12月13日,我校語文組教師到同屬陽光控股教育集團旗下的三水中學附屬初中參加了王益民語文名師工作室研討活動,該工作室是陽光控股教育集團設立在佛山的名師工作室,旨在提升陽光控股教育集團佛山地區學校語文學科教師綜合素養和語文教學質量。
此次研討活動的主題是“語文課要看見學習”。老師們先后觀摩了三水中學附屬初中甘夢琪老師、西南中學吳依凡老師展示的精彩課堂,學習了王益民老師執教的一節示范課,聆聽了王益民老師題為《以學習為中心的語文課堂》的微講座,老師們都受益匪淺,收獲良多。
甘夢琪老師上課之初帶領學生重溫了《三行詩欣賞與創作》中的教學內容,引入了“如何把三行詩寫得更美”的課題,從而導入意象融合的知識點。在本節課中,甘老師向學生傳授了三大法寶:了解意象、據意取象、據象覓意,讓學生在了解了意象的定義之后,通過品味冰心等詩人的三行詩,來增進學生對意象的理解,為學生意象舉例做鋪墊。而后學生在甘老師的啟發下,文思泉涌,不僅想到各式各樣的關于“時間”的意象,而且能夠將課堂所學融匯成詩,當堂創作,贈與師友,使得語文的人文性更加凸顯,學生的情感態度均得到了較好的升華。
吳依凡老師的課堂不落窠臼,大膽地用現代文的手段剖析了這篇古文,不僅讓學生更加生動地體會到了周亞夫的“真將軍”形象,而且通過讓學生做導演、拍電影等設計抓住了本文的“特寫鏡頭”——細節描寫。同時,吳老師巧妙地讓學生以“文帝勞軍”為題,運用細節描寫來進行腳本創作,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所學與學生的文學創作得以高效結合。
在互動討論環節,我校熊麗霞老師精彩的發言受到王益民老師的高度贊賞。熊麗霞老師充分肯定了兩位老師的精彩講授,認為吳老師授課形式大膽、新穎,改編的同時強調尊重劇本,值得學習;同時就甘老師的授課內容,熊老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將所舉例子換成學生熟悉的《天凈沙·秋思》是否學生對意象的理解能夠更加深入、透徹,老師也能由此將教學重點直指依意取象和據象覓意?如果在課堂上老師沒有限定意象舉例的范圍,學生的思路可能會更加開闊……熊老師的分享亦帶給在座老師很大啟迪。
下午,王益民老師為參與研討的全體老師上了一堂示范課。王老師深入淺出地將該班同學已經學習并且背誦過的《逢入京使》一詩上出了新意。整堂課下來,王老師都是站在一個引導者的角度,沒有滔滔不絕,卻做到了層層追問,促使學生的思考步步深入。在詩歌朗誦品味情感時,王老師更是三次示范,耐心解釋,讓學生真真切切的體會到只一個“望”字所包含的深刻意蘊,從而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對整首詩的理解,讓學生品出了詩味。不同于一般的詩詞解讀,王老師沒有提出“本詩哪里寫得好”之類的問題,而是將詩歌進行了改寫,讓學生在“故園東望路漫漫”和“故園東看路很長”等詩句的前后對比中,品味詩人的情感和遣詞造句的高妙。最后,王老師還分享了他的觀點——這首詩中,那故園便是詩人的理想,是詩人向往的精神家園,引人深思。
編輯:李芳
審核:樊瑞